河池市宜州区中医医院欢迎广大患者前来就诊 设置首页 | 加入收藏

消除“艾梅乙”,守护母婴健康!

2021-08-08 11:23:00 作者:宜州市中医院 来源: 浏览次数:0 网友评论 0

 “艾不会消失,但会转移。”


科普学习“三病”预防知识

意在消除艾滋病、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。


新生命的降临,是世间最美好的奇迹。但在生命的起点,艾滋病、梅毒、乙肝(艾梅乙)却可能成为威胁母婴健康的隐形“屏障”。




什么是“艾梅乙”?




1

艾滋病


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(HIV)引发,病毒会攻击人体免疫系统,使感染者免疫力逐渐下降,容易遭受各种严重感染和肿瘤的侵袭。一旦发病,将严重威胁生命健康。


艾滋病:攻击免疫系统,让身体失去“防御盾牌”

2

 梅毒

由梅毒螺旋体感染所致的慢性传染病,可分为一期、二期、三期,不同阶段症状各异,从轻微的皮肤黏膜损害到严重的心血管、神经系统病变,危害极大。


梅毒:如“沉默的杀手”,侵蚀全身器官。


3

乙肝

乙型肝炎病毒(HBV)主要侵犯肝脏,引发肝脏炎症。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慢性乙肝,长期不规范治疗还可能导致肝硬化、肝癌。


乙肝:损害肝脏,长期威胁生命健康。




孕期感染“艾梅乙”的危害



艾滋病、梅毒和乙肝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,可能会在孕期通过宫内感染、产时感染或者母乳喂养等途径发生母婴传播。



孕期能阻断“艾梅乙”的传播吗?





艾滋病的母婴传播率约为15 - 45%,若及时进行干预,可将传播率降至5%以下。乙肝的母婴传播风险高达90%,但通过规范干预,传播风险可降至1 - 5%。


而规范治疗能够阻断99%以上的传播。





“艾梅乙”如何传播?



1

性接触传播

无保护的性行为是艾滋病、梅毒、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,包括同性和异性性行为。

2

血液传播

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,都可能导致感染。

3

母婴传播

 感染“艾梅乙”的孕产妇,在妊娠、分娩或哺乳过程中,可能将病毒传播给胎儿或婴儿,这也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和防范的传播途径。





科学防护,远离“艾梅乙”



11

安全性行为

坚持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,避免不安全性行为,固定性伴侣,降低性传播风险。

3

避免血液暴露

不与他人共用个人用品;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侵入性操作;拒绝来源不明的血液制品。









什么时候进行“艾梅乙”三项筛查



在孕前或者孕早期开展“艾梅乙”三项筛查检测,能够尽早发现、诊断病情,并及时进行相应的母婴阻断,最大程度降低母亲将“艾梅乙”病毒传染给宝宝的几率,让宝宝健康成长。





国家提供免费筛查和治疗服务,保障母婴权益



国家卫健委(原卫生部)在2020年版《预防艾滋病、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规范》中明确提出:


1.为孕产妇提供免费的艾滋病、梅毒和乙肝检测。


2.对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实施干预措施,如抗病毒治疗、疫苗接种等。


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母婴传播风险,保障母婴健康。





心理与社会支持


1

消除歧视


“艾梅乙”感染者享有平等的生育权利,社会应给予他们关爱,而非偏见。

2

寻求帮助


可联系当地妇幼保健院或疾控中心,获取免费药物和咨询服务。





重要提醒



所有孕妇:
务必在孕早期完成“艾梅乙”免费筛查!


感染孕产妇:严格遵照医嘱用药,定期复查,切勿擅自停药!


家人配合:鼓励配偶/性伴侣同步检测,共同预防交叉感染。




消除母婴传播是预防和减少儿童新发感染艾滋病、梅毒和乙肝的重要战略行动,在消除母婴传播工作中,营造友好、无歧视的医疗卫生环境,为感染者及其家庭成员提供优质服务至关重要。


相关文章

[错误报告] [收藏] [打印] [关闭] [返回顶部]